E-005澳大利亚【心连心】亮中小学站

2017-06-15


山里山外心连心

撰稿人:昌图山里红心理辅导团队吴春波


   2015年7月18日在青包米公益组织秘书郑伟的带领下31名留学生走进了昌图县亮中小学进行“我们与世界”一对一手拉手活动。这次对接活动主题是:留学生把世界带到边远山区,帮助孩子们克服害羞,让他们勇于表现自我并能主动与外界沟通,交流合作。其中昌图县山里红心理健康辅导团队作为这次活动的辅训也来到了该小学。

   上午山里红团队见到亮中的孩子们时,看到的是张张兴奋好奇的笑脸,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兜,兜子里面一定是他们非常珍惜的东西,孩子们都很小心地护着自己的兜,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孩子们如此珍爱?在留学生没有到来之前,团长曹老师作为主训领孩子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首先是热身游戏“松鼠搬家”,在活动中孩子们逐渐放松下来,没有家的“小松鼠”都能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有的孩子还进行了才艺表演。接着是“滚雪球”由于学生是来自不同班级的,在彼此不认识的前提下经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在体验中互相认识,记住别人的名字和别人说出自己的名字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幸福和快乐,促进了孩子们交往沟通的愿望,并能在活动中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有了各种各样的体会和感受。为接下来的中外学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小鸡成长的活动中,孩子们都投入到游戏中,彼此不在陌生,体验到了成长中出现的各种心态和如何调整心态,最后孩子们的分享让我很感动,他们说得非常好有深度,这是说教教育是无法达到的境界,活动了体验了感悟了觉察了……这正体现了教育无痕。


   经过几个小时的等待孩子们终于盼来了远道而来青包米公益组织下31名留学生,当远方的客人走进教室时,孩子们却安静了,每个人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最初的那个兜兜。这种安静片刻就被接下来的活动取代了。

   首先进行的是热身活动“大风吹”。由于是留学生主训杨斌老师一边汉语一边英语还结合肢体语言进行纠正,虽然语言不通但没有影响到孩子们活动的热情,刚开始孩子有些拘谨,但“吹”了几次孩子们在留学生的带动下放松下来。分组中孩子们和留学生通过在衣贴绘画来介绍自己,增进彼此的了解。中午小组成员由组长带领到农户家吃饭,让留学生走进农家感受农村孩子生活的环境,感受山里山外的不同风俗和习惯。

午后活动。

   1. 推选队长、队名、口号、绘制海报 贴在教室 。这个环节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孩子们已经学会了用“Yes”来回到问题,语言已经不再是障碍,孩子们能简单地用英语单词来表达了,在我们小组中的一个留学生表现了对汉语的兴趣,队名是“理想”口号是“我的理想我做主”他主动跟同组的孩子学“做主”的发音,几次练习已经咬字准确了。

   2. 做青苞米logo制作与互赠(粘土,logo的座,工具)。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做青苞米的logo,在做得过程中进一步领略到青苞米公益组织的意义。没一人的作品都不一样,颜色造型等每个学生都在用心创新中去体验去表现,作品中更是凝聚着孩子们对青苞米这次活动的感动,对留学生的情谊。


3. DIY礼物互赠

   现在可以解开我的疑惑了,原来孩子们小心保护的兜兜里面是亲手做给留学生的礼物,我很感动。在礼物互赠的环节中,背景音乐下的每个人脸上都是一种感动一种满足一种收获……



米粒说——

马桶文化

   颠簸四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昌图亮中小学。我用英语告诉留学生先去toilet(本意马桶,指代公厕)。刚到厕所门口,就听见里面老外的惊呼声,走进去,这是中国农村一排坑儿的旱公厕。女孩们在前前后后研究这种马桶,竟不知如何使用;个别用过的,又忘记了该面向墙还是面向外面。我跟她们说,面向哪面都可以。马上,她们又面临新问题:大家列一排,没有隔断,怎么办?!我开玩笑说,不管怎样,能解决问题就行!!哈哈……

文化无国界

   留学生多来自世界大学排名相当清华北大或之前的大学:悉尼,新南威尔士,新加坡国立等等。他们素质高,勇于挑战,乐于接受新事物。他们母语是英语和汉语,仍然能说汉语识汉字。在大风吹游戏中,一名女生主动跳舞“广场大妈舞”,有模有样。另一个女孩主动用汉语讲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两个金发碧眼的英国小伙儿,配合她:一会儿演庙,一会儿演老和尚和小和尚……逗得亮中小学的孩子们和留学生哈哈大笑!

语言不通,情感相通

   分组后,孩子们把留学生带回家零距离接触。午餐后,绘制海报“我们的梦想”;做游戏:车轮滚滚。这时,大家已经融合到一起,一同设计并粘贴报纸,一声令下,6个小组的车轮转起来,组员十分默契,前三名的小组体验喷花仪式。获胜小组阵阵欢呼,摆团队专属pose合影留念,此时不需言语,我们同属地球村……

青苞米logo

   青苞米撮合英澳留学生和亮中小学的心连心活动;活动中有一个环节,双方用超轻粘土捏制青苞米logo,并互赠作为纪念。在回程巴士上,我注意到一名留学生小心翼翼地把logo放在小房子(应该也是互赠的亮中小学生DIY的礼物)里面,置于行李架上面,他十分珍视这次活动的纪念品呦!

   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下午两小时活动圆满结束,孩子们和留学生互赠礼物,依依不舍……

   感谢青苞米,感谢阜新的许秀英老师,尤其感谢铁岭山里红心理团队的支持!我们共同在亮中小学的孩子心理埋下“我们与世界”的种子,并编织”我们的梦想”!

   再次感谢青苞米公益组织!在这次活动中,我第一次做主训,收获满满,对未来的公益事业充满信心!

心理志愿者 沈阳第三十八中学 杨彬




米粒说——


澳洲大学生与亮中小学心连心活动感悟

   2015年7月18日,我跟随青苞米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心连心团队来到了铁岭市昌图县亮中小学,去尽我们所能解决一些当地留守儿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本次活动是由青苞米三位志愿者老师带领30位澳洲留学生和我对口31位亮中小学学生的一次心灵之旅。    一路上因为高速公路修路,大巴车在颠簸的国道以及乡村公路上行驶了四个小时。大家虽然很辛苦,但是当下车时看到亮中小学的孩子们那欢欣鼓舞的表情和期待的眼神,我们的疲惫感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由于时间有限,老师们没有休息,马上就开始了心理团训活动。在第一项游戏“大风吹”中,我发现小朋友们比较怯场,在大家面前比较放不开,甚至还有两个小女孩不愿意表演节目,在台上委屈得哭了。我想,这样的现象可能与他们的父母经常不在家,他们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也很少在这么多人的场合公开表现而造成的,所以会紧张和不知所措。此时,我就暗想在接下来的一对一交流中,我一定要多与小朋友交流,如果他/她十分羞涩,我要尽量让他变得开朗起来。    随后又进行了画关于梦想的海报,用彩泥捏出立体的青苞米logo,互赠礼物等活动。大家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和沟通,让小朋友们感受到异域他乡哥哥姐姐们的文化和生活,同时也给我们这些来自城里的孩子一次心灵的触动,让我们学会节俭,珍惜当下。孩子们那种热切的期盼更让我们感受到留守儿童的心灵多么需要陪伴和滋养。    我暗暗下决心,我要持续地把这项公益事业做下去,并号召我的同学和伙伴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成长自己。


省实验中学:沙晗玥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