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然感召for青苞米

2018-01-03

回想起童年,站在小马路旁的人行道上,贴近栅栏围墙,两只手扶着栏杆,看着幼儿园阿姨,领着小朋友们做着游戏,真想走进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直到有一天读到一段话: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情、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能够提供归属感的东西便是“玩耍”,是活出生命本身的色彩。

这段话,是柴静采访支教广西板烈村十年的德国青年卢安克写到的,也让我有了一次更深刻的感触。其实,我也是一直在寻找一件事情、一群人,和一个有归属的社会。

记得童年从没有走进过幼儿园,尽管还有妈妈的照料,但没有幼儿园小朋友陪伴的创伤至今记忆犹新。现在知道了,自己一直在努力地寻找一件事、一群人,或许还有治愈被疏离感的心理需求吧。

2012年11月,青苞米心理援助中心正式运营,到2017年底,已经正式运行了五年整,看着青苞米五年来走过的历程,正是在寻找一件事情、一群人,和一个有归属的社会,找到了这样既简单又富有意义的大事——边远山区学校学生心理援助。

青苞米用五年时间,始终在践行一件事情:专注于边远山区学生的心理援助。一直在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地陪伴着孩子们,她们对孩子没有严厉、斥责和训斥。通过沙盘游戏的方式,陪伴孩子们进入童年的世界,让孩子们通过游戏认识自己,认识同学,和同学建立关系,改善自己和老师的关系,孩子们内心的世界也被逐渐的打开,心灵慢慢地在绽放。

截止2017年底,已经直接帮助学生对象达三万余人,服务学校一百一十二所。

青苞米用五年时间,始终在携手一群人——青苞米心理志愿者们,用感动的心灵和专业的心知,践行品格的力量。

为了边远农村地区孩子们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由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组成的专家队伍,先后410人次远赴农村地区,服务于边远山区学校的老师、家长和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援助活动。她们说,给予青少年精神上的滋养与爱,远比给物质更为重要。

她们在活动期间,吃的是每顿十元钱标准的盒饭,即使是在农村学校小食堂吃饭,也会全额支付餐费。她们用行动感染着更多的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们加入青苞米。

我曾经在沈阳盛和塾年鉴上写过一句话,“一个被拨动琴弦的相邻琴弦,必定会发出音域相近的声音。我是什么,我可能也会影响到ta是什么。”

沈阳盛和塾是一个民间公益学习组织,他们是由企业家组成的,在提高辽沈地区商业文化领域一直在努力,同时也一直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开展,包括为青苞米公益捐助运营经费。

还有很多很多匿名捐助的人,真想认识他们。

在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缺少最起码的父母亲情和爱的陪护。青苞米“心连心”会定期组织城市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走到农村留守儿童中心,携手游戏活动。家长们感慨地说,我们本想去帮助农村贫困孩子,没想到,活动结束后,反而是农村孩子们的自立、努力、勤奋,激励了城市里的孩子们成长,更让家长们自愧不如的是,过分的溺爱和怜惜,会让孩子们失去自我和理想。

青苞米专职人员秘书长郑伟、董阳雪老师,两个人私下决定,只领取社会平均工资的70%为标准工资,我听到他们的决定都极为震惊。2017年11月份,我偶然间的查询公开的财务报表,才知道运营经费已经为零,这意味着他们在年末的最后两个月,和2018年将没有工资可以领取……

尽管还有很多活动经费,活动经费还有结余的情况下,但她们说,那是企业家们捐助给项目活动的经费,是给山区学校孩子们用的,我们坚决不能使用。

这些志愿者们,发自内心地热爱着青苞米,热爱着黑土地上的孩子们,她们从不教导,只是陪伴。

我看到孩子们在周鹭老师“微心愿”活动的引领下,“成为”了20年后的自己,有人成为了医生,有人成为了军人、厨师、司机……

我也自动加入了只有七八岁孩子们活动的中间,仿佛从小被幼儿园围栏挡住的伤痛被治愈,眼睛里充满了童真和喜悦……

作为人何为正确!是自我对于良知的发问,有了发问才会有思考,有了发问才会有答案,不发问永远不知道答案。

青苞米从来没有豪言壮语,从来不搞招摇的仪式,从来不设定规划,只是在为孩子们用心的做事情,在为学校这个小社会做事情,让孩子们建立归属感。这份归属感来源于家庭、来源于学校,还有来源于社会企业家和志愿者们的关注。

归属感里面深藏着炽热的暖流,它是人生里最美好、最自由的自我认同。只有无拘无束的玩耍,这时才能真正听到自己的心发出的声音。

截止2017年年底,青苞米已经感召爱心企业42家,爱心个人志愿者243人次,累计为青苞米捐助运营经费和活动经费559,809元。

青苞米是志愿者们对公益事业深刻认识的理解与表达,更是真诚地承担社会责任的理性选择。

介然

2017年12月28日

22:52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